近日。
大旅行之後接下來可能很有趣的金馬看片之旅,以及比賽季節的開始,十一月中開始則是補習之旅。最近每天都被填滿感覺很過癮,例如睡醒就出門去買個票、辦些事情或喝杯咖啡聽聽演講,跟一些不同的人討論創作還有不停的聊天,三餐正常、錢都沒花完,好運不止如此,上禮拜 Alessio 帶我去吃天母的 La Pasta ,心想義麵坊還沒吃過,前天買完票 ac 跟岱小姐帶我吃的正是義麵坊,而且其實之前就吃過幾次,只是不知道就是有名的義麵坊;看了一些剛上映的片子,跟快下檔的片子,想看的娛樂電影都差不多看完了,很推薦頂尖對決( The Prestige )這部娛樂片,難得一見很有聲光效果又有哲學意涵的片子。
很期待之後的看片(看到爆炸)之旅,而且連續看很多有意思的片子(看到爆炸),楊公整理了金馬場次表,有 pdf版…點擊 與 Excel…點擊 版本,還附上imdb分數,很用心很感謝她。要看的片子目前粗估一定會去看的有黑眼圈、VOLVER玩美女人、花樣那卡西、我喜歡妳Su-ki-da、愛情翹翹板LoveSick、掙脫9、恐懼X檔案、天堂失格、超完美地獄,排得都是18號之前的場次,明天再好好規劃一下,如果真要看很想享受一下,連看一整天飯也不吃的看片生活。我想有天我會不再繼續作夢,例如說:自己的創作能夠賣錢養活自己,是的我需要錢養活自己,我知道我能夠養活自己,但不是靠自己的創作,而是無趣的技術。
聽 Richard Henderson 與 原研哉 演講一整天,巧遇維尼她們,晚餐還跟小李、CK、雞毛一起吃,後來去共同研究室承叡叫我轉來算了…。 Richard Henderson 展示了她的作品以及設計流程,設計流程很普通,只是關鍵字抓的比較不一樣,基本上是看過一次就能操作的方法,聽完她的演講只記得她一直強調「designer is the businessman not the artist」,對我來說有趣的是如何用「businessman」的角度切入議題,還有她的PPT發表方式很特別有趣,思維過程到沒這麼吸引我,最後她提到全球化現象蔓延,如何做出區隔對設計師是個挑戰,對照後面 原研哉 的議題很有意思。
原研哉主講主題分為四部份,基本上就是她的傳教時間,欲望的教育、re design、HAPTIC、無印良品。欲望的教育就是設計中的設計這本書中提到的觀念再說一次:將設計比喻為樹,環境就是土壤,土壤提供養份才能結出怎樣的果實。re design、HAPTIC則是之前的展,原研哉做了部分產品的解說與說明,這點跟之前 gijs bakker 講解DROOG一樣簡單易懂,re design大家都了解,HAPTIC就她的解釋就很妙:「讓人看了(感官)會覺得__的東西」,也許起了雞皮疙瘩,或許覺得癢,我將這個展視為她們(大腦)情報建築的詮釋,演講中也有提到這個概念。無印良品,廣告時間與產品線的演進過程、未來方向。正因為廣告時間太多、說的又是日文,許多時候我聽到快睡著,隔壁的傢伙整個就是睡翻天。
比起 Richard Henderson 有個做個好商人的遠大志向,告訴我們她的方法與實例操作,原研哉油條許多,她不過像個傳道者敘述她自己的理念,舉出參展創作者的例子,不斷的反覆洗腦,直接或不能從她書中得到的東西講座中很少提起。最後Q&A水越有位小姐問到:愛之博覽會為何沒繼續做下去(這個問題還滿尖銳的),原研哉直接答到「因為理念不合(她想辦在森林裡),我們就被開除了」,很幽默。
- Oct 22 Sun 2006 23:23
06-10-2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