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 - 職業作家的中產幻境 |九把刀 (20070211)…中時電子報請點擊
當現實與幻境產生摩擦,寫作就會變成一種佈滿塵埃的負擔。
半年前,某報記者採訪我時曾提及一個頗受歡迎、我也很喜歡的嚴肅文學作家。記者說,他的版稅比起其他菁英同儕已是天價,但聽說還是過得有點哀愁。我不信,問怎麼可能?那記者想了想,說要用寫作滿足對中產階級生活的想像,真的非常困難。
一語道破。
世人常常對作家產生許多美好想像,然而作家在台灣,可能是想像中最接近中產階級、但事實上最偏離中產階級的族類。
有多少人支付得起天天去咖啡店報到、喝著拿鐵思考下一句話要寫什麼打動人心的話的生活?時間表面上很自由,但有誰可以常常利用那些任意支配的時間異地旅行?當遊記的稿費根本不夠旅行的旅費時,就得嘗試在旅行的晚歇時刻寫點別的東西。
我出書量大,引起的想像也大。有朋友問我,出版社編輯是否會跟我討論小說劇情、幫我規劃下一本書應該寫什麼題材、幫我檢查角色對白,好像作家是被捧在掌心服侍的職業;殊不知,若編輯好膽干擾我寫作的內容,我會覺得自己受到侵犯而大怒!
很多作家自己也抱有相同的物質中產迷思,覺得生活中應該多點休閒、多點旅行、多點古靈精怪的朋友、多點物質品味,最好再交個氣質出眾美麗大方的女友(喂!有沒有這麼好啊!)。中產的理所當然。
其實,沒道理耶!
真的沒道理一個小學老師在黑板前呼吸粉筆灰八堂課,代價是一個月近四萬塊的收入,街口賣麵的大叔收入以每天賣出幾碗麵計,開統聯的司機把蠻牛當水喝、每天要跑台北高雄好幾趟,作家卻在物質報酬上擁有先天的職業優勢、甚至擁有貴人相助。沒道理真沒道理。
繼續回窺職群內部,部份作家喜歡憂心忡忡地看待世界與文學的聯繫,這也是菁英階級的意識作祟:諸如認為現代人書讀的越來越少,普遍缺乏文學養分的滋潤,過著白天看盤、晚上看垃圾連續劇的生活,彷彿這些作家筆下的文學滿飽滿救贖的力量,讀了,精神生活就safe,不讀,你他媽的行屍走肉。
少來了。
我無法苟同,只要看見子女放學平安回家就會露出滿足笑容的家庭主婦,她們的精神生活會因不讀文學就兵敗如山倒。真正擁有擊碎當代空虛外殼力量的作家,未必活在中產階級的頻譜裡。揭露世界的真知灼見,也不見得就得由作家先生你提出吧……選舉旺季一到,計程車大叔的幹譙往往才是真理!
也許是在網路上看多了很多很多網路小說家的日常起居模式,非常習慣大家都是一群平凡人的「普通模式」。家裡做生意的要幫忙顧店,不小心懷孕的開始為奶粉錢發愁,遇到考試就宣佈小說斷頭的學生作家一堆。沒什麼人有力氣在做什麼是純文學什麼是大眾文學的路線辯論。
──大家都在等下一期的版稅支票。
當現實與幻境產生摩擦,寫作就會變成一種佈滿塵埃的負擔。到底在留言板上問我當作家這條路是否可行的網友們,是憧憬著聞著咖啡香寫作的品味生活,還是,什麼?
引述自己在2005年寫過的書序:帶給世界巨大影響的作家,必定誕生在人群之中,過著與所有人一樣的忙碌生活,踩著同樣搖搖欲墜的土地,偶爾感嘆前途茫茫,時而被女孩當笨蛋拋棄。然後靠著拙劣的本事,變強。
這是我抵抗菁英思惟的信仰,效法上班族每天寫作是我的行動。漫畫二十世紀少年說的好:「普通地活下去也很重要」。
九把刀
======
不止作家這個職業,渲染下幾乎所有進行創意產業的人都被冠上:睡到自然醒、去咖啡店寫稿、畫圖、創作(最好還帶台mac)、工作事務所都擁有著澄黃的燈光與溫暖的木頭地板、午餐自己為自己煮杯咖啡煎個蛋、大家開心的用筆電投影機或是會議室的玻璃牆壁討論案子…。
許多人這樣想像也試圖滿足自己這樣的想像,不這樣想像是痛苦的,或說不讓其她人這樣想像、這樣懷有偏見也令她們痛苦。沒有幻想與慾望,讓這些無從選擇的工作者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沒有這些不公平與忌妒也將讓這世界無法運作。
在這個看似自由但卻沒這麼自由的世界裡,想滿足這些幻想,唯有成為擁有籌碼的岀資者或是菁英才有選擇的機會。大多數人都想用最輕鬆的方式活下去,只想也只能跟著資本主義的規則;當然前提是妳想滿足「這些幻想」。
- Feb 12 Mon 2007 14:57
三少四壯集 - 職業作家的中產幻境 |九把刀 (2007021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