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來十年訊息科技預測
知識通訊評論 2008/10/13



【文/知識通訊評論】

在快速發展的網路訊息世界,人類生活面臨了巨大的改變。《自然》雜誌訪問此領域的一些專家,提出他們對未來十年訊息科技發展的預測,也描繪出一幅未來人類生活新景象。

布斯頓(Bill Buxton) 加拿大多倫多,微軟首席研究員

電子紙

我同意克藍柏格(Melvin Kranzberg)提出的科技第二定律:發明為必需之母。科技雖是為了滿足需求,但也能創造需求,下世代科技將實踐現有承諾。

過去百年的通訊科技史顯示,任何將影響未來十年的事物,必已先已有十年的發展歷,例如十年前網路讓Google得以成功,而網路當時業已成形十年,電子紙在未來便很有潛力,不僅在微光下也能閱讀,更幾乎不耗費任何能源。電子紙源於十年前的E Ink技術,如今已應用在亞馬遜書店推出的電子閱讀器Kindle等裝置中,雖然未臻成熟階段,但肯定已進入研發後段。Kindle和其他電子閱讀裝置就像過去福特第一部量產車原型Model T一樣,五年後應該就能大量普及。

這項科技將大幅改變我們對紙張的態度,我能理解人們對紙和書本的迷戀及熱愛,我也無法忍受在電腦上閱讀。但隨著這項科技發展,社會將會開始質疑,究竟是否該不斷砍伐五十萬棵樹,以供應北美地區出版與新聞紙張每週的用量。

黑渥(Vincent Hayward) 法國巴黎,巴黎第六大學工程學教授

觸控學

十年前若有人提到「觸控學」(HAPTICS),多數人會以為是某種肝病(譬如B型肝炎hipertitis B) 。過去能提供觸覺回饋的介面仰賴創新,因為在技術上相當困難、昂貴且市場有限;如今隨著螢幕觸控式裝置增多,市場需求也不斷擴大,未來目標是更直覺式的介面,減少使用視覺,不用看就能操作,這就是觸控學的潛力。

目前市面上已有兩三家手機品牌推出觸控功能手機,也有部分汽車廠跟進。這項技術以觸覺回應,故使用者按下螢幕按鈕也會有感覺;當然還有些更基本的技術,人類身為動物,都是依據預期心理行事,而視覺介面會降低你我的預期能力,因為當我們觸碰某種不存在的事物,就不會出現預期感受,行為所產生的觸覺感受也不足,觸控式回應滿足人類預期心理,也完成整個控制步驟。

目前觸控式顯示器最多只能提供單一接觸或操縱選單的反應。但未來觸感、形狀與靈敏度都會更加精緻與平價,乾燥的平面螢幕也能創造毛皮或濕潤感。

皮爾森(Ian Pearson) 英國伊普史威治,Futurizon顧問公司

影像眼罩

我們總希望能創造出科技,可以結合在網路與實體世界的行為,任天堂的Wii也因此暢銷全球,我聯想到影像眼罩的概念,可將電腦畫面重疊在你我周遭環境中。

類似產品數年前便已出現,但解析度仍太差,未來品質會提升、成本會下滑、需求會成長,因為影像眼罩能在行動時提供資訊,消費者手中已有 iPhone與黑莓機,可提供眾多資料與功能,但還需要更大的顯示器。戴著眼罩起初或許突兀,但手機與藍牙耳機剛上市時同樣引人側目,如今早已普及。

若結合視覺影像與歐洲伽利略衛星的全球定位資訊,便可將網路資訊與實體世界組合起來。當走在熱鬧的市區街道上,便可同時看見商家與餐廳評鑑、相關服務廣告、其他興趣相似用戶等。

當戴上視覺眼罩,周遭環境面貌將大不相同,眼前的漢堡餐廳可能只是個大漢堡,沒有可笑的都市規劃法規。別人眼中的你我可能是Second Life的虛擬人物、演員強尼戴普(Johnny Depp)、或名模克勞蒂亞雪佛(Claudia Schiffer),網路和真實兩個世界最美好之處合而為一。

卡坎南(Leo Ka"rkka"inen) 芬蘭艾斯博,諾基亞研究中心首席規劃員

記憶功能產品

日常用品將備有記憶體,能儲存自始至終的歷史記錄,讓消費者能輕易取用。

這可以考慮使用電磁頻率識別標籤,這項技術現已應用於追蹤庫存與防竊,不僅價格低廉,本身需用的電力,透過讀取裝置的電磁訊號即可取得,不過未來或許還有其他科技可取而代之。

近距無線通訊系統讓手機可做為悠遊卡或電子錢包,便於通勤及付款使用,若這項科技能幫助消費者與產品溝通與消費,也能協助消費者避開不健康、易造成過敏、製程有害環境、聘用童工生產的產品。

許多科技都有其陰暗面,故我們必須在系統內建隱私保障功能,使消費者自行決定是否接受追蹤。

格蕾納(Helen Greiner) 美國麻州百靈頓,iRobot公司主席兼共同創辦人

自主機器人

其他人已提過這一點,但我能夠更篤定地預測,機器人在未來十年肯定將更普及,而關鍵在於自主性。除非機器人依據任務而有自主權,否則事事都必須由人類操縱,這在軍事行動等重要任務很合理,但通常人類操縱只是浪費時間。現在機器裝置已可逐漸自動作業,如耕作、割草、打掃辦公室等,隨著機器人自主性提高,就能從事更複雜精密的工作、行為,參與農務、營建、物流產業,並照顧高齡者、軍隊與家庭。

若要自主,必須對環境有所認知、具備智慧型軟體構造,以及實際的軀幹與行為系統,Roomba真空清淨機便是完備上述特點的自主範例。

我們所打造的機器人運作系統Aware 2.0,以操縱應用軟體程式的邏輯控制機器人行為,如此不僅簡化新型機器人創造過程,也簡化機械設計模組,讓科學家能以過去成功經驗為基礎進一步發展,例如研發出導航行為後,其他平台亦可延用。

戴森(Esther Dyson) 美國紐約,營利暨非營利新創公司投資者

基因資訊

我身為美國加州山景城23andMe公司的董事,該公司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基因資訊,並在自願情況下供他人研究使用。

該公司目前只針對大多會顯現風險指數的共同遺傳變異進行探究,這些基因異常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中,才會真正等於病變,但異常基因也無法明確指出病變時間與強度。公司提供的服務現要價一千美元,不過隨著處理過程、化學品與顯像科技成本壓低,價格也會更低廉,擴及更多消費者。

第一批使用者多為贊助人,後來者則是受益人,在成千上萬人參與計畫後,所獲的基因資訊可供我們進行研究分析,再結合基因互動及其他因素,就能對基因了解更深,許多疾病亦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我也希望這項科技能改變人類行為,鼓勵他們改善飲食、增加運動,因為他們會更明白習慣對健康的影響。

每個人皆有死因,基因組能告訴我們哪種死因對個人機率較高,不過不可能準確告知死亡種類與時間,人類對足球及賭博相關數據的認識每每令我驚訝,因此人們也有可能了解基因的關聯與因果差異。

伊藤穰一(Joi Ito) 日本東京,日本Infoseek共同創辦人兼創用CC執行長

開放式內容管理

未來大發明將以如同Google般的簡易構想,便將人與想法串連起來,讓維基百科、Facebook及其他事物結合得完美無缺。這聽來理所當然,但卻又不易想像,不過在Google以前,我們也難以想像搜尋應是什麼面貌,在伯納李(Tim Berners-Lee)以前,人們也難以設想網路世界。

其中一項關鍵在於,利用軟體自動標示我們取得及分享的各種內容。人們希望與人共享內容,但法律與設備卻提高其困難度,法規阻礙許多創意發想,如果有軟體能找到你所需的內容,又能自動註明出處來源,若可應用在各種內容上,便能建構允許更多創意的網絡。

鍾安社(Anshe Chung) Ailin Graef在Second Life的虛擬角色,全球第一位在虛擬世界淨獲利達百萬美元的人

三度空間環境

隨著三度空間環境在一般瀏覽器與手機呈現日趨簡單,實體與虛擬世界將融合為一。

三度空間場景將呈現真實人類與環境,當走入當下的美國曼哈頓城三度空間場景,並與虛擬或實際人們互動,所代表的意涵將遠超過幻想世界或遊戲畫面。

像Second Life這樣的社會網路世界,能夠創造出數十萬人共存的三度空間社群,但光要是進入這個角色環境,便需要學習與努力才能達成。其實有多種科技都有助達成這項目標,第一是電腦繪圖,以製作出擬真圖像;第二是利用科技捕捉多數實體世界影像,將之加諸於三度空間世界,Google與微軟等公司已運用衛星照片與大批市區影像,另加上用戶也貢獻各種資料;第三是在虛擬空間中再現人形,並增添更多互動機會。

凱利(Kevin Kelly) 美國加州Pacifica,《Wired》雜誌創刊執行主編

語意網路

語意網路不易解釋,因為沒有可參照的對象,Google至少還有個首頁,語意網路什麼也沒有,但我認為其整體效應將不亞於Google。

根本概念在於,若網路上所有事物都能如語言般,簡化為名詞、動詞及述語,電腦便能「閱讀」網路,此事意義非凡,當機器可閱讀資訊,便能做許多和一般人相同的事。若想預約計程車到飛機場,語意網路讓機器有能力知道特定訊息,能了解班機時間、至機場的道路系統、偏好的計程車公司等,「二階效應」讓資訊來到使用者眼前,不必再費心搜尋。

但要如何走到那一步,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人工編碼相當費力,初期效應相當微薄,故除非達到特定規模,很難說服他人投身其中。過去搜尋引擎的轉捩點在於頁面排名,而對於語意網路而言,分水嶺或許在於自動語法剖析程式,將內容意義自動編碼,Twine等網站已開始朝此方向前進。

施朗瑟(Sam Schillace) 美國加州山景城,

Google 更進步的瀏覽器

在Google誕生以前,大家都認為搜尋功能僅此而已,但其實還有許多進步空間,現今的瀏覽器亦是如此。

在網路世界裡,簡單比完整更重要,使用平台必須簡單、一體適用且水準夠高。瀏覽器便是平台,讓任何螢幕都能成為看見個人資訊網絡的窗口,我每天使用三部電腦,但從來毋需擔心找不到檔案、照片或電子郵件放在哪一部電腦,因為一切都在網路上,透過瀏覽器就能找到。

現有瀏覽器不需另安裝軟體,便能讀取相當複雜的應用程式,行動裝置也逐漸跟進,下世代的瀏覽器與應用程式將使通訊及合作更加透明,讓使用者真正專注於串連彼此、完成工作,讓網路成為超級處理器,不僅幫助你我互動,更大大改變我們的工作模式。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七十二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itempage.jsp?f_SUB_ID=10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ob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