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設計流程。
 
 

點選討論串

  設計流程,大多時候是必須隨著服務對象或當時需求來做改變,絕不可能咬住一個流程或方法就抓著不放做一輩子。設計師是什麼,如果說是一種職業,是不是應該為老闆或公司創造更多利益,還是說該為理想而奮鬥努力,或是就這樣別想太多賺吃賺吃就好,這應該是每個人人生價值觀的取決問題,在同一個專案的執行與條件之下設計師也會選擇不同的態度與方法。
 
  服務對象有時委託時間很短,或要求水準與產品目標不同,如果突然接到一個案子只要效果圖,2天要交案要求很少錢卻很多,往往沒有「堅持些什麼」的老闆也就接下,要求底下設計師幾小時做些research了解市場與競爭者,再花幾小時發展sketches與決策者溝通溝通、修改修改,直接3D效果圖就出來了。相對來說也有那種research做很久做很廣,自由發展空間很多,要玩些什麼特殊發想收斂方法或設計手法都可以,成果隨設計師或老闆(業務)去說,能說服客戶就ok的案子。台灣學生來說大多是老師出個題目,進行觀察與資料蒐集、分析,草圖,草模,精模,最終;依照年級的不同與課程設計需要,會縮短或增加,加重或減少某些階段的份量,達到訓練學生了解應用的目的。
 
  台灣學界這種設計流程個人認為是很簡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觀察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方式並試驗(sketches、2D、3D、模型...等),最終成品就「蹦」出來了。有趣的是這或許是最「科學」的方法,學界(甚至業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嘗試用科學的方法解釋種種現象,達到某些目的:怎樣的手工具最好握、汽車造型分析、什麼是愉悅感、設計師腦裡的黑箱、電腦是不是能取代人腦。所謂科學是使用具邏輯性的研究方法證實假設的真偽,但如果設計師的目標是「服務客戶」,我質疑科學是不是能解釋、解決客戶的問題。
 
  如果說data base能無限大地貼近母群體,服務最多的消費者,讓她們因這個服務覺得很「爽」,那10天後、10年後,同樣的服務是不是也能讓消費者覺得很爽?也因如此許多特別的設計方法或流程,從各種面像切入問題,試圖用不同(但看起來似乎是這麼樣可解釋的)方式,來解決現在愈來愈多的問題與疑問,但反過來說,這些研究方法或流程,大多大多都是等某一個現象發生,且產生了問題,才試圖從某些較「成功」的案例中分析,探求合乎邏輯的解答。
 
  為什麼問題(與目前不能解釋)的現象會愈來愈多,我個人認為是人「慾望」愈來愈大的緣故,我們想了解怎樣的按鍵「最」好按,想知道怎樣的配色最好賣,怎樣的怎樣,而被服務端也不停的探索怎樣的價值與人生目標「最」如何如何,有點類似正、反、合的觀念,而又當妳使用到最令妳滿意的服務時,當下那個服務絕不會是「最」令妳滿意的。那我們到底是在解決什麼問題,消費什麼問題、思考什麼問題?有聽過設計是為了創造價值,每每我問我自己:我是在創造價值嗎?為什麼我要創造這個價值?都感覺意義很單純的某些概念或小小的註解都不這麼純粹,令我自己感到厭惡。
 
  現在許多(世俗價值上)成功的設計與設計師,不只是單單設計力強不強,如同前面有前輩提到策略與行銷、「再教育」消費者,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面像外,我始終相信仍有更多潛在因素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

  嘗試思考討論串裡有意思的名詞關係。

  設計方法與設計流程有沒有關聯。流程是指從無(意義上的)到有的過程,設計流程是指進行創造活動從無(意義上的)到有的過程;設計流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使用某些方法,廣義上來說是肯定的,觀察是為觀察法,思考方式也可以被分類,連設計師的黑箱都有人要解釋;創作過程開始到創作活動結束,我們可以使用各種方法與行為組合,給予我們的行為各種定義或名稱,看哪我們在腦力激盪,我們使用KJ法,使用XX,或在創作活動結束後,我們回想,當時使用了什麼什麼法,進行了什麼什麼活動,這整個流程有沒有效率。如果人類的思考活動真這麼科學,可以解釋定義,我們可以說設計流程中必定包含了許多設計方法與行為關聯在其中。設計流程是將過程中所有元素,進行具邏輯的思考描述。

  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常聽到一些朋友說老闆(業務或客戶)選的東西這麼醜,會賣才有鬼。我假設老闆或擁有權位的人做的決定帶來正面的影響比負面影響多,其實(可能)設計師喜歡的東西是不合乎「經濟成本」會虧錢,或賺不到跟以前一樣多的錢,那一個以「想設計大賣產品(服務)」的設計師該如何自處。如果說妳的老闆是全知全能的神,她說的話就是預言,她說妳這個服務不會成功,但妳很喜歡,那如此就只是創作者單純的任性,而這個任性不會帶來公眾認同的好結果罷了。

  全適化設計。初期出名的一些全適化設計一直覺得滿有趣,某程度來說她們才是真正的激進設計,誇張突破的造型來解決某些問題,突出的顏色引人注意。近年日本出現了許多新的全適化設計,讓我稍微修正一下,該說「能讓大多數人使用」的設計,將機能抽出並嘗試用不同角度解決問題,是不是造成新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日本設計師真的都很巧妙的收在最低限度。流派或方法,都是「人」定的,絕非首創啊(這可能是偏見了,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ob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