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台灣擅長於有形的設計。
 
  過去從事製造代工,看到外型便可以逆向回去得到原型,內部機版更不用說,只要知道了解功能,便可以以更低廉的價格製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今天梁又照老師上的課主題是檔在台灣設計前的石頭,她提到過去瓦特蒸氣火車取代人力,現代數碼科技也取代了部分之前機械不能取代的人力,轉而提倡創新服務思維的重要。

  傳統製造產業之所以會較不具競爭力,是由於容易被取代,所創造出的服務(設計是種服務)門檻太低,太容易被複製。台灣近年提倡設計創新,或說某種服務創新,用設計創造額外的(高門檻)服務價值,但這種情緒黑箱是不是也可以被「逆向工程」呢?過去很多人做design thinking,也有人做較末端的愉悅感、復古…等等研究,無非想將設計黑箱中的元素(符碼code)抽取出來以利設計師使用,甚至將其模組化,結構化,以我的理解就是為「一個門外漢是不是也能像設計師(藝術家)般思考」。

  有形的東西我們幾乎都可以輕易製造,撇開價格等因素,現在狹義上說的出的「功能」或「效果」技術面幾乎都能達到,遲早有一天也都能達到的,所以人們將專著力轉向所謂的創新上頭,但現在的創新看到的許多都是表現手法上的創新,許多研究專家學者也迅速的累積data base,嚴格說來確實大部分的作品看來就是那樣,這類型的創意是不是真的不能複製,取代的門檻有想像中這麼高嗎。

  什麼名詞都可以套上創新,前陣子在k的相簿裡看到奇異果葡萄,應該是基因工程的傑作,不是做不做得到的問題,是想不想得到的問題。上面的圖為我的筆記,如果功能性需求遠遠可以被滿足,可以簡單的複製,工程師是不是沒了她的價值?情緒性的需求如果可以快速的被分析,提供所需的服務,設計師是不是沒了她的價值?這個世界會不會是天堂?愈來愈懷疑「設計師」存在的意義,還是說一個「創意工作者」,很像老調重談想得太多,共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ob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