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震動2005.衝擊2006 蘋果滋味 當十五分鐘名人 06-01-01
  胡晴舫
  

    編者案:二○○五年,媒體的煽情、偷窺、市場與政治糾葛,伴我們度過一整年,這裡頭,「爆料之祖」《蘋果日報》最值一談。表面上,政治塑造了我們今年的社會生活。全家受到鎂光燈嚴密監控的陳水扁總統會告訴你,其實是《蘋果日報》。這次,他是對的。

    回頭看整個二○○五年的台灣媒體,其實不過兩個字貫穿全局:爆料。這個辭彙從此留在我們的社會辭典裡,改變了台灣人民對新聞媒體的期待,更重要的是,重塑了台灣名人文化的生態。

    當年陳進興事件引發新聞道德的爭論,璩美鳳的性愛光碟讓人思考新聞內容的尺度;這些是台灣媒體剛剛剛鬆綁,新手上路,學習界定新聞倫理的驚駭歷程,總有他們的歷史意義。到了今年,無論是王育誠的腳尾飯、澎恰恰的光碟紛爭、煽腥聳動的選舉爆料,乃至自封自由烈士的TVBS,生產了無數且無謂的SNG,加上置入性廣告的偽新聞,停不了的瑣碎八卦、伴隨著一堆不知所本的記者會,終於讓低層的新聞記者疲於奔命,讓媒體監督人不知所措,也讓閱聽大眾高舉雙手大喊投降;集體焦慮的結果就是逼出了一個政治色彩依舊濃厚的NCC。

    然而,NCC也好,自以為英明蓋世的姚文智也好,都不過凸顯了今年媒體界最具震撼的事實:港資投注的《蘋果日報》悄悄成為台灣社會的第一大報。

    蘋果香甜滋味,一般理解即是爆料的快感。這是想要模仿《蘋果日報》的一般媒體常犯的錯誤。他們以為八卦就是爆料。可是,《蘋果日報》的意義不僅僅於此。爆料,意思是他們做調查報導,因為深入查勘,所以才有揭露。他們不光追著新聞跑,他們甚至主動找出新聞,日日夜夜守在他們認為應該報導對象的附近,追蹤、存證,然後製作成可共閱聽的新聞。過去,我們理解的新聞是自行發生的,因為發生,所以報導,新聞不過是追蹤、記錄,加上一點評論。不似美國新聞界總是喜好炫耀他們的水門事件,台灣的本土媒體不擅長調查報告,他們向來只是報導及評論。這是知識分子辦報的習慣。報紙是他們的園地,讓他們發出異議的聲音,扮演著告誡大眾兼監督政府的角色。

    而,《蘋果日報》最不想做的就是知識分子。不管蘋論發表了多少精彩的評論,它畢竟是一份高舉「為人民服務」的報紙。港資的《蘋果日報》讓台灣社會見識了何謂資本操作的媒體。他們六親不認。管你跛鴨總統還是跳樓的中學生,只要你死相壯烈,我們就報導。他們的新聞邏輯清楚而堅定:我的讀者要什麼,我就給什麼。《蘋果日報》的新聞邏輯一夕之間改變了台灣人的收視習慣。閱聽大眾轉身成為消費者,而新聞就是商品。報紙版面是小市民的茶餐廳空間,只不過端上桌的不是加糖的奶茶,而是辛辣的新聞。

    我個人以為,《蘋果日報》真正改變的是名人生態這件事情。如果說,大眾已經成了新聞的消費者,被報導的這些新聞對象才是真正被消費的商品。為了確保爆料的源源不竭,媒體必須擁有足夠的名人。媒體大量消耗名人,所以必得大量製造名人,名人製造本身已經就是一種產業。媒體與名人,就跟伐木工人與森林的共存關係一樣,每砍一棵樹,就要新種一棵。

    於是,台灣社會正式進入安迪.沃荷的名人時代。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會有他的十五分鐘。一個人不需要得諾貝爾化學獎,不必割耳朵畫向日葵,不用在議認真質詢、還籌拍什麼世紀大片或寫三十萬字小說,只要鎂光燈照你一次,你就紅了。紅了,就夠了。管它怎麼紅的。柳思基或許因為跟美國總統做了不可告人的事情而暴露於眾目之下,這不妨礙她讓《浮華世界》雜誌把她拍成美國小姐,簽下鉅額書約,並成為瘦身廣告的代言人。同樣地,在台灣,不管你多不以為然,都改變不了許純美拋棄女兒卻因此成為所謂社會名媛這件事實。

    我們周圍將會充斥越來越多的章小蕙、維多莉亞貝克漢、芙蓉姊姊及何麗玲,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他們吃什麼、穿什麼,跟誰有外遇,買了多少珠寶又做了多少整容手術,但我們會一直被餵養這些枝微末節的消息,直到我們跟他們的距離比我們跟自己的親生母親還近。反諷的是,雖然我們口頭會駁斥這些根本不算新聞的新聞,然而,如果不是我們在掏錢買這些報紙雜誌,到底是誰在「消費」這些新聞八卦?

    但,事事蘋果化的真正後遺症,並不是幾份報紙的沒落或名人生態的單薄,卻是製造一種泛道德的風氣。在這個新聞生產名人、名人生產新聞的過程中,《蘋果日報》擺態為道德上的警察,自行決定爆料的對象及應該被爆料的行為,雖然該報的興趣並不是道德本身,而是報紙的利潤;大膽一點地說,《蘋果日報》的獲利點,即在指出他人的道德缺點。問題是,誰給他們這項權力去偵查每個人的道德生活。法律與道德的差異,即前者明確,很少爭論空間,而後者抽象,極難片面定義。凡我們所不能忍受的道德最低限度都已經寫入法律之中,犯法的人就是違反了社會共同認可的基本倫理,而沒有寫入法律的道德就是為了容許一點人性的複雜。《蘋果日報》宣揚他們不過是指出人性的虛偽,然而,只要一個人不打破人為的法律,人性的純淨終究是一個宗教概念,只屬於人與他的上帝之間的對話,無關他人。

    十五分鐘的名人,乃是媒體發達之後的必然副產品。台灣本土媒體終究必須學會市場定位與分眾媒體的基本商業邏輯,在這個基礎上重新界定自己的社會角色與運營策略。而閱聽大眾除了從中漁翁獲利之外,不妨思考整個社會需要付出多少人性的代價,才學會挑選閱聽我們真正需要的新聞。

  (作者為文化工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ob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