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錄]

http://richard-yen.blogspot.com/

星期日, 六月 26, 2005
嘿!嘿!老師不是敵人 也不是超人


知識泉源

在這段帶同學做設計專題的日子哩,深深體悟到兩件事,不要管太多,同學會嫌你煩;也
不可管太少,同學會嫌你懶,不關心她們。但是最嚴重的還是,同學將成把老師當做敵人
,或是當做超人,不信到亞東的系網看看就知道。
好吧,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在專題發表時,將常會有老師給予同學的意見,有些意
見會和同學所思考的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有些老師會直覺的給予建議,因為根據個人的實
務經驗,必須要如何進行會比較恰當。這時同學應該會有兩種反應,多數同學因為忌於分
數關係,都會表面唯唯稱是(這是大沙文主義下被壓抑的弱者
),但是私下可能很不服氣喔。於是,在校期間不敢說的話,在ㄧ?開分數的枷鎖時,就
開始把老師批評的ㄧ文不值,好像老師是耽誤他急流勇進的最大障礙,是傷害他心靈的最
大劊子手,老師存在的價值就只是凝聚畢業同學班級向心力的中流砥柱。又則,我們可以
在同言談間或是在網路留言板,將他認為老師無法提供給他進步的種種知識,不論這些知
識他需要與否,都狠狠地數落老師、奚落老師一番。
在專題設計之初,大三同學也有這樣的反應,我不意外,好像目前在校的所有老師都不足
以擔任培育即將製作畢業專題的同學一般。而且,老師是外聘的好,自己每天接觸的老師
好像都很菜。也許是,也許不是吧,在這我不做這種區別判斷,但是我要說的是標題所提
的『嘿!嘿!老師不是敵人 也不是超人』。
我相信在專題發表的討論中,一定會有些衝突與激辯,這是常態,同學與老師們都要習慣
。所以,在談論設計上可以有爭辯、妥協的產生,想想看,為什麼老師們要一組一組、一
個一個的看大家的作品,其目的也是希望藉由老師已經帶過這麼多屆畢業製作以及實務的
經驗,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同學不要走和以前學長曾經走過的冤枉路,可以更快進入到設
計的路途上。又或者你可以把老師當做是另一類消費者對妳提出的建議,但絕不是要將你
擋在設計的高牆外,阻止你快樂設計的影武者。
此外,人的知識有時而窮,在設計這個流程中,無法每個階段都提供百分之百滿意的解答
,老師不是百科全書,但是老師會幫忙找其他資源來解決你的問題,老師不是超人,無法
提供所有解答,但這並不表示老師不適任。在專題設計一開始之初,我曾與班上同學說,
寧願找一位和你容易溝通的老師,別寄望找一位百科全書的老師,因為你要學習的是和同
學、老師ㄧ同虛心的找答案,而不是張嘴要答案,所以下一次和老師因設計理念衝突時,
可以靜下心想想,嘿!嘿!老師不是敵人 也不是超人。

亞東技術學院 工商業設計系 閆嬰紅

==============================================================================

  老師您好。我是華梵今年應屆畢業的同學,曾被您帶過大三的產品設計。
想當初我在大三讀到都快當掉了,總覺得自己比一些人努力了,但為什麼還得
不到肯定,現在想來是自己當時過於自我,不肯聽老師意見,總覺得自己才是
對的,當時最後是向分數屈服(笑);大四老師是陳顯榮老師,老師對我很容
忍,最後我也大四畢業了。很感謝老師在我大三最後一個『存亡關頭』幫了我
一把,不只就設計上,我的處世風格也改變了許多,當然就社會化的過程,也
就是成為一個「大人」來說,我的改變還是不夠的,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慢慢開
始思考這個問題,很感謝老師在當時有意無意給我的啟發。

  老師在文章中所說的「冤枉路」,我有些看法,提出來與各位分享:所謂
「冤枉路」應當是當時時間空間與人的組合交互下,產出的錯誤反應,在某個
時間空間與人的交互組合下,又被重複了一次,我們會說後者「假使」之前就
有某種經驗,他就不用走這「冤枉路」。當時可能是10分鐘之前,可能是幾
個禮拜,是十幾年;地點可能是學界,是業界;參與者就更大有可能跟當時不
同了;我發現了個自身有趣的現象,我常常會遇到問題時就希望有人能丟給我
個簡單解決的方法,我不希望自己走「冤枉路」。但是仔細想想,大多數的事
都能藉由前輩的經驗來避免邏輯上的惡果嗎?或說別人的惡果,對我來說搞不
好是生命中重要的轉戾點。我想「經驗」就是種自我價值判斷的結果。

  那究竟什麼是自我呢?我有個朋友在他的板上這樣說:

 就好比"自我"
  如果我說自我這玩意兒其實是我們所投射的對象
  也是這世紀為了解決渾沌空虛人們往前走的謊言
  相不相信???
  自我西藏話叫做"我執"
  執守於根本不是你自己的東西
 
  你覺得你真的喜歡數學嗎  不要因為你常拿一百分或是喜歡解決資優習題就是喜歡數學
  你覺得你真的在為真理而鬥爭嗎  不要覺得你在為理想做事就是在捍衛真理
  你覺得你真的喜歡哲學嗎  不要因為你喜歡冷闢的問題而覺得別人活的很蠢
  你覺得你在為自己而活嗎  不要因為你甩了男人或是出個國就覺得活著真爽

  那只不過是複製生生世世所有的幻想和妄想
  然後集結起來去掉世俗價值變成自己的東西

  自我和理性是這世紀最最最最大的謊言
  如同多數哲學家討論"心"一樣
  根本沒有"心"
  我們以為的心都是所有的投射  (節錄)

  這是他成長過程中,大腦思考的一段小插曲,也是他人生這階段陳述及省
思,我覺得他的看法很有意思。在現實可容忍的限度下,我想我還是會試著去
走些我覺得不會冤枉的冤枉路的(笑)。

  曾在cheer或是數位雙週之類的雜誌,看到篇描述討論現今/過去5
年級與7年級被社會要求的比喻文章,他是這樣比喻的,過去年輕人被要求是
杯好咖啡,現在年輕人被要求是杯被壓縮的卡布奇諾,樣樣都要會些,但仍被
要求一定的品質;我覺得這篇文章刺激了我一些想法,可能過去資訊以及技術
上的表現,並沒有現在量來的那麼大、那麼好,相對的所需做的「功課」沒這
麼多,舉個例子,過去建模、渲染軟體可以是同一套,現在要學的摸索的可能
就多了許多,更別說如果用的順手的軟體剛好是國內比較不流通的,這是就表
現面來說,過去可能手繪/2D/3D,但現在的業界主或自己的老闆、老師
大多不會滿足於自己的員工/學生會這些就好。競爭力嘛,要是我是老闆或老
師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員工學生會愈多愈好,表現愈好愈多種愈好。但不都是為
了表現設計師的idea,為的是與他人溝通。在被要求或填進這些大量訊息
時,可能我們被迫犧牲了很多思考的時間或機會,那業主要求的究竟是好設計
還是一張張好看的圖面。當然有可能是2者兼得,但對遲鈍如我來說,可能有
點「趕」。直到現在,我必須說我的大學教育給了我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
我很缺乏的是了解”為什麼這樣做會有問題”或是理解/思考這種更根本的能
力。這可能是某種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我還不甚了解,但感謝大三閆老師與
指導我大四的連俊名老師,給了我空間與時間思考。

  一點心得跟各位分享,祝老師與各位順心如意。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ob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