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書摘與加著。
  Benjamin F. Carbtree  William L. Miller 著
 
   詮釋的過程包含五個階段:(1)描述 (2)組織 (3)連結 (4)證實/合法化 (5)再現報導。質性的詮釋包含許多反覆性的循環。第一,描述階段,在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之間反覆著;第二,組織、連結、證實/合法化,是為分析階段的反覆過程,在再次連結描述與蒐集/分析的反覆之前可能需要進行數次;第三,再現報導與分析;第四,自我反省。

  詮釋的過程開始於研究與描述,描述是種反省的階段,過程中研究者分析、回顧發生的事,以及這些事如何發生,也影響到詮釋(反省)以及接下來發生的事。當蒐集到詮釋這兩者的過程,從其中一個階段一到另一個階段,必須經常注意並且質疑典範的(基本的)問題,不止在詮釋的一開始,還需要周期地、一次次穿越分析的循環。

  三種理想化的組織類型:樣版的、編輯的與融入/結晶化。這是引導的形式或類型,也是提供創造、創新及賦予活力的基礎,稱之為組織(organizing),這些類型讓分析過程具有結構。使用分類(classifying)這個字眼其意義過於侷限,以融入/結晶化為例,或許不需要發展精確的描述範疇便可由文本進入詮釋的表達方式。樣版的、編輯的與融入/結晶化有助於質性分析如何歸納、強調、分類與重新整理資料,亦是一種理想化的象徵,貫穿於詮釋的過程之中。這三種組織類型是動態的、理想化的。

  分析反覆螺旋狀組織、連結與證實/合法化,一旦決定進入本文的組織方式之後,意義的產生便延伸到新的層級,並且迅速連結。連結這階段強調的是主題與模式的發現、在範疇間產生連結、發展模型(model)、甚至產出新理論,一些有效的技巧,可以幫助研究者顯露新的連結隱喻與象徵。

  證實/合法化與分析緊密相連,此階段被歸為「揭露」、證實或檢定效度,我們關心這兩個階段原因在於,其與唯物主義研究的關係,深含普遍於真實的言外之意。證實意指更加確定以及確認。再次檢視揭露的概念,探討、詮釋與所有研究參與者經歷之經驗主義(empirical)的世界二者之間的關係。此階段也稱合法化,不同閱讀者對研究可信度與實用性都會有不同期望與批評的標準,研究者需要意識到這些合法化的標準,並且明確地提出這些可行的標準。

  再現報導。此階段完成了詮釋的過程,並且必須成為其她四階段的一部份。詮釋報導的一部分是去描述分析的過程,以及隨著整個路線而做的分析的決定,呈現具體化過程而使用的工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fob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